首页>检索页>当前

厚植家国情怀的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4-01-26 作者:季俊昌 黄金强 王晨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

摘要:充分挖掘黄河口文化的育人价值,是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的价值意蕴在于树立学生文化自信,提升道德实践,增强文化自觉。但是,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的工具价值遮蔽育人价值,文化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只是“名义”上的实践存在等问题。要真正实现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应该以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作为价值定位,以体系化的黄河口文化课程设计作为核心内容,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作为主要抓手,以社会力量的协同支持作为基本保障。

关键词: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创造性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为前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学校教育体系。黄河口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孕育了勤劳务实、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和兼收并蓄的精神气质。充分挖掘黄河口文化的育人价值,将“以文化人”从一种思想认识转化为实践行动,是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担当。

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的时代意义

黄河口文化因“一线”“三区”“三色”文化发展格局而得名。所谓“一线”,是指纵贯远古石器时代到崭新现代工业文明的穿越六千年之久的历史文化链;“三区”是指以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为中心的包括傅家遗址、孙子故里等在内的传统文化区,以东营区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区,以利津县、垦利区和河口区为主的湿地文化区;“三色”是指黄河入海口区域特有的三种自然生态资源,即黄河(黄色)、渤海(蓝色)、石油(黑色),以及由此生成的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和石油文化,形成黄河入海口黄蓝黑三色交汇、独具特色的黄河口文化。因此,将黄河口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筑牢学生文化根底,树立文化自信。黄河口文化蕴含了中华各族人民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人的发展的教育真谛在于“自然生命的充分激活与文化价值的积极引领的完美结合”[1]。黄河口文化教育的校本化实践,是学校“以文化人”内容与形式的具体化,学生近距离、深层次地感受黄河口文化,有助于增强其文化自信、民族自信。

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感,提升德育实效。黄河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其中,石油文化以开拓创新、竞争发展为核心,有助于形塑学生革故鼎新、锐意进取的优良品质;古齐文化则以其重利尚实、广收博采的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仁者爱人、崇中尚和的人本理念。利用学校教育场域彰显黄河口文化的价值内核,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

有利于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觉。家国情怀是黄河口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学校通过有目的的课程编排、教师讲解和活动构建,将黄河口文化以符号化、系统化、体验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积极把外在的“客观文化”安置在学生心灵中,使其成为“主观文化”。学生通过感知母亲河的包容和力量,感悟黄河口人民勤劳不辍、艰苦奋斗的精神,进而在实践中做到“修身齐家”,增强社会担当意识。

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的实然困境

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始终秉持在文化传承中育人的价值诉求。但是,理念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认知上的模糊和实践上的乏力等问题,面临诸多困难。

过于强调“外推式”推进路径,导致教育的工具价值遮蔽育人价值。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部分学校在传承黄河口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逐渐背离了以文化人的教育初衷。整个教育活动看似热火朝天,但因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目标未能有效衔接,黄河口文化精神内涵没能得到深入挖掘,丰富的外在形式难以掩盖其内在育人理念的缺失。

教师课程理解力薄弱,将文化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教师的文化理解力决定了教师教什么、如何教。一方面,教师以简单知识的掌握作为黄河口文化教育的目的,未能充分挖掘其内在的人文底蕴和建构性拓展意义,富有时代教育价值的文化元素被搁置;另一方面,教师在关于黄河口文化的内容讲授中,缺少必要的文化氛围营造、历史背景拓展,未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建立紧密联系,导致育人功能缺乏,难以引发学生对自我与社会、历史与当下的价值思考。

社会支持力量匮乏,黄河口文化教育仅以“名义”上的实践存在。目前,行政部门多是以政策条文推动学校黄河口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校在具体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还存在扶持不到位、教育督导乏力等问题。部分社会文化机构未能发挥其服务教育的功能。如何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发挥场馆教育和学校教育长期稳定、互动共生的合作关系值得商榷。家长的支持程度也影响着黄河口文化教育开展得成功与否。

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的现实路径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黄河口文化教育是很好的突破口。学校要发挥黄河口文化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理念,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定位,健全学校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素养,加强社会力量支持,真正使黄河口文化教育浸润学生心田。

以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作为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的价值定位。“坚持以学生的成长作为设计和实施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是否促进或者说有利于学生主动健康成长作为衡量一切教育行为的道德尺度,是当前教育者亟待坚定的立场。”[2]以学生的发展基础和成长需要作为教育起点,以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教育目的,是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的价值基点。

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在坚持学生为本的前提下,还需要注重教育活动内在的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化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关键在于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发展。做好生源分析,澄清学生群体基本特征,在促进学生整体性发展的过程中,纠正错误的功利化、形式化的活动组织,实现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的关键所在。

以体系化的黄河口文化课程设计作为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的核心内容。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介力量,通过课程的体系化建设,能够有效处理好教育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历史性与现代性、个体化与稳定性、多样化与完整性”[3]之间的关系。在课程资源的选择上,学校一般遵循以下三种原则:一是价值性原则,要将黄河口文化的内在思想、精神和道德规范,结合时代发展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是适切性原则,所选择的内容不仅能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贴合学生的兴趣,还应具备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空间场所;三是能动性原则,选择的内容能够同时对教师产生价值引导,激发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能够做到乐教、善教。

课程组织过程中,要立足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选取具有文化性和教育性的内容,确定活动主题,采取跨学科的方式,进行课程知识的统整。如,针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黄河口湿地文化、石油文化等,根据学生需求,按照主题分为“探究导向主题”“鉴赏导向主题”“决策力导向主题”等类别,并将其与国家课程、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等不同学科、活动中的内容融合,形成系列性主题课程、活动课程和项目课程。

以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作为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的主要凭借。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的提质增效,需要教师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和担当。一方面,教师要树立对黄河口文化的价值认同。学校可通过价值引领、主题学习、合作教研等方式,帮助教师理解黄河口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形成传承黄河口文化的自觉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等多种方式,提升教学实效,真正做到经师人师相统一。

另一方面,为加强教师的文化感知和体认,学校在师资培训过程中,要帮助教师明确黄河口文化进课程的基本逻辑,理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线上平台,推出黄河口文化相关微课、影音资料等,为教师提供丰富便捷的教育资源。同时,将教师对于黄河口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情况纳入考评,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以社会力量的协同支持作为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化实践的基本保障。黄河口文化教育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的构建。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校可通过开展黄河口文化知识普及活动,让家长认识到黄河口文化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学校开放日、家访等方式密切家校合作,为黄河口文化教育的空间拓展奠定思想基础,充分借助家庭教育优势反哺学校教育。

同时,要在社会层面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加强黄河口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厚度。伴随剪纸、印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使文化传承的种子生根发芽。学生走入自然保护区、博物馆和红色革命圣地等场所,在实践体验中感受黄河文明的厚重。社会文化机构发挥文化宣传、科学知识普及的功能,为学校开展黄河口文化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拓宽黄河口文化教育的渠道中,不断丰富黄河口文化教育的理念、内容和形式,真正让黄河口文化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刘铁芳,罗明.人的全面发展之社会性及其培育[J].教育发展研究,20208.

[2]杨小微.当代教师要有坚定的学生立场[J].教育发展研究,200815.

[3]纪德奎,张丽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化行动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206.

(作者季俊昌系山东省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黄金强系山东省广饶县丁庄街道中心初级中学校长,王晨系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厅2022年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厚植家国情怀的黄河口文化教育研究与区域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1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